青岛开展专项领域精准监督攻坚战
来源:绥棱县纪委监委 时间:2020-11-18 22:53:57
“开展明察暗访30余次,交互检查20余次,查实违规使用公务用车、违规收受节礼、办公用房面积超标等方面的问题线索5起,给予党纪处分5人、政务处分1人、辞退1人、谈话提醒3人……”聊起开展精准监督的“成果”,青岛市纪委派驻第十三纪检组的老李侃侃而谈。这是该市积极探索精准监督的一个缩影。
青岛市纪委监委立足“监督的监督”职责定位,积极探索精准监督方式方法,着力打通“谁监督、监督谁、如何监督、监督什么”的痛点堵点,聚焦贯彻落实经济建设、脱贫攻坚、生态环保、生产安全、作风建设、维护稳定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,做到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,监督就跟进到哪里,确保精准监督的常态化、近距离、可视化。
回想起全市推进精准监督部署会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,不少人对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。会上,青岛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、市监委主任刘子玉强调,“要在履行监督首责上持续发力,做实做细监督职责,推进纪律监督、监察监督、派驻监督、巡察监督协调衔接,形成数据化精准监督、常态化及时监督、下沉式深度监督、靶向式有效监督的新路子”,鼓励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解放思想,抓牢监督首责,勇于创新尝试。会后,全市范围内的专项领域精准监督攻坚战正式打响。
派驻市卫计委纪检组编制《青岛市市属公立医院精准监督操作手册》,聚焦公立医院七大类实物资产、10余项专项资金以及三大类医疗服务项目,明确了113项精准监督的法律法规依据。
派驻第七纪检组通过创建实行日常监督“一套表”,将监督探头伸入监督对象工作内部,强化上级决策落实情况监督、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监督、领导干部日常监督、动态跟踪监督,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,着力减少派驻监督的“死角”“盲区”,把精准监督做实做细。
派驻第十三纪检组针对青岛港口岸通关中存在的问题,深入青岛港集团、进出口企业、船代货代协会等单位和行业组织进行了10余次调研,积极参与为期4个多月的青岛港口岸营商环境问题整改专项监督检查。经过监督检查和工作整改,青岛关区进、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上年压缩49.4%和65.9%;20英尺集装箱进、出口环节全链条收费较上年均减少约140美元。
……
各部门相继进行了不少精准监督的有益尝试,监督中不搞噱头、不摆样子,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。“我们牢牢把握监督首要职责,把定位向监督聚焦、责任向监督压实、力量向监督倾斜,推动监督工作落地见效。”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。
民生领域关乎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,也是开展精准监督的靶向重点。以作风建设专项巡察为引领,聚焦党委、政府关心的重点,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、社会管理的痛点堵点,对违法建设专项治理、农村危房改造、物业管理等领域作风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项巡察,严肃整治和查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追究失职失责党员干部的责任,形成“小切口、大纵深”效应。
全市还组建7个市委巡察组,开展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。紧盯扶贫干部、扶贫项目、扶贫资金等重点人和重点事,突出政策执行情况、责任担当情况、重点人员廉洁用权情况、资金监管情况、项目管理情况、工作效果情况等重点问题,开展巡察谈话1025人,走访53个镇136个村456户,查看扶贫项目现场136个,调阅履职材料、扶贫档案、资金账簿等62624件,发现问题437个,向区(市)党委及有关部门提出专项治理建议13条,并督促抓好全面整改。
监督的结果在于落实。盯紧监督成果,全市共查处党内问责问题251起,问责党组织52个、党员领导干部286人,其中纪律处分80人;42次通报曝光63起党内问责典型问题,通报党组织30个,党员干部56人。市纪委先后5次通报曝光有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失职失责、不担当、不作为等问题,推动形成监督与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和良好习惯。
“监督上‘跑偏失准’,效果上就会‘缩水打折’。”精准监督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,也获得了群众的由衷赞誉。“扶贫款发下来了,多年未改造的房子翻新了,去医院看病更简单了,到窗口办事服务态度好了,这些原来的‘老大难’现在都成了现实。”莱西市姜山镇西岭后村92岁的“五保户”马玉兰提起身边的新变化,笑得合不拢嘴。
(青岛市纪委监委 || 责任编辑王小宁)